close




No two-hour film could ever capture all the riches of McEwan's masterly novel. But Wright's Atonement comes tantalizingly close, result in a lovely adaptation.

其實這故事要講的根本不是什麼贖罪或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,真要講贖罪故事,The Kite Runner 設計的劇情甚至比較高招。窮小子跟富家女的愛情故事遠不比給予讀者未知神秘的阿富汗世界。Kite Runner 同樣是因為小孩子的嫉妒作祟,陷害他人導致他人人生的崩解,主角也同樣因為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作家,把自己的經歷多多少少寫進故事中。

但為什麼Atonement的文學價值硬是高很多?

原因就是 Ian McEwan 以一個作者的身分,他去強調文學的價值、去歌頌文字背後可以承載的偉大力量、文學作者可以藉由作品達到的目標有多遠大。

徹底毀掉兩個人的人生的罪有多重?

你把最犀利的形容詞拿出來形容都不足以解釋清楚。 Briony 沒有機會為自己的過錯贖罪,所以他訴諸於文字,不管文字背後的故事是真是假,是希望是寄託還是想像,是逃避是躲藏還是解放。只要這些文字能夠承載 Briony 的罪,哪怕只是百分之一也好,對 Briony 來說都是一種解脫,因為他沒有其他的辦法,他只能這樣做。

有的人因為贖不了罪終生活於悔恨中,但至少我們現在知道你可以訴諸文字,這就是文字的力量,文學的偉大之處。

回到電影,我沒有期待他把小說的核心價值拍出來,但很可惜,光是就複雜煎熬的情感來看,畫面演出來的東西還是不夠,背後的情感遠遠大於實際呈現的。我可以理解這部電影的情感豐沛,但實際上看到的戲還是少了很多東西。

片長太短是一個問題,因為這部片拍的好,他大可多花一二十分鐘來讓 Briony這個角色更立體,把重點放在愛情上面是稍微可惜了。前半段沒有問題,不過三個人開始分崩離析之後的後半段,雖然感情很濃郁,但這些戲我認為有些破碎,這些戲的實際定位我覺得沒有太清楚,有些擾亂。

整部電影的水平我覺得並沒有比傲慢與偏見高,因為傲慢與偏見是一部在各方面都很平均的作品。而且它的好來自於這樣一個被改編無數的故事,還能拍的讓人驚豔,Jon Wright 確實很會用現代的手法來拍有古典氣質的故事。

但在這部片中導演很明顯的進步不少,他更知道自己要什麼,不像在傲慢與偏見中只是平順的導完整部戲。從這部片你可以發現他掌控的權利變大了,前半段的戲拍的很精采,除了從不同視野詮釋觀點很特別外,他把那個夏天的躁鬱難熬跟刻骨銘心拍的很好,每一場戲都不是安靜的,都是心情紛亂,不管是蜂鳴還是圖書室是鐘聲也好,整個心情很難平穩,總是擔心會有什麼事情會發生的感覺。

另外他把每一次出現的白色都拍的很閃亮(例如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的信封),也是一種很現代化手法的嘗試。

不過這種現在化的手法這部片還是有過頭的地方,女主角在換衣服照鏡子那段,我差點以為在看 Coco Mademoiselle那廣告...

演員方面都沒有太突出。

演最好的大概是 James McAvoy 吧。我會很意外當時在納尼亞看到的羊男,如今是一個可以扛起整部電影的演員。這部電影只有他一個男生,他自身散發出的魅力跟演技,對這部片來說已經夠了。
Keira Knightley 的演出遠不如傲慢與偏見,沒什麼特別的。
Saoirse Ronan 沒有想中驚人。但你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小女生很有悟性,你從她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他不是那種很倚賴導演的童星。你不需要跟她說很多故事,
她自己知道這個角色需要什麼,她很堅決的去執行,一點也沒有遲疑。
Vanessa Redgrave發揮老將雄厚的實力,在最後壓陣,光用表情跟聲音就已經很
足夠。

最後一個要講的是配樂,這絕對是今年最棒的配樂了。它並不像其他優秀的配樂,有很討耳朵歡心的華麗編曲,可是它一直跟電影靠的很近,它不過不失,它也
不特別催情,很本分的就作好配樂的工作,但卻餘音繞樑三日不去。

8/10

 


以上轉載自Rfed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n1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